你是剛畢業的化工新鮮人嗎?還在選擇製程工程師或研發工程師猶豫不決嗎?本文介紹研發工程師6大工作事項,相信對再找工作的你有幫助。
我第一份工作是光學塗料廠研發工程師,第二份工作是塑料廠研發工程師,從事研發工作已有近8年時間。
我現在的工作內容,主要任務就是將產品從實驗室研發、量產到產品推廣,細分細項如下:
必須明確了解客戶的使用量、預期產品定價、產品如何加工、產品要應用在哪裡。
1. 預期產品定價與客戶使用量,是在確認有無商機,沒有市場的產品就算開發出來也是做白工。
2. 產品加工與客戶製程息息相關,若開發所用的製程方法與客戶差異過大,是否能順利生產都是的大問題。
3. 產品應用的部分要了解客戶終端應用,譬如同樣是阻燃產品有可能用在電線電纜、家具地板或是醫材,他們所需要的特性及涉及的法規、限用物質標準都不一樣,若不注意可能會使公司面臨客訴及賠償。
根據從客戶收集的訊息開始設計產品,譬如從加工條件訂出產品需要的物理性值,從客戶應用訂出產品的化學性質,也要考量到產品定價,不符合市場需求沒有開發效益。
此外如果是全新產品必須要蒐集文獻,看看類似的產品別人怎麼做的,公司內的設備可進行量產嗎?有沒有相關發規限制,是否有專利?如何迴避?
評估確認可行之後就要開始實驗室試作,開始之前DOE實驗設計就格外重要。
簡單來說就是要列出實驗所需的自變數、應變數、中介變數。
1. 自變數是我們可以調整的參數
2. 應變數是實驗的結果,可以想成客戶需要的產品規格
3. 中介變數則是固定不變的參數,如某一些不需調整的製程條件或配方。
設計完以上變數才可進行實驗,而開發過程中多次修改實驗設計是很正常的,當試作樣品可符合客戶需求就會先行送樣,給客戶做初期打樣或送驗作認證。
送樣客戶確認ok後,準備下單囉!!努力這麼久終於開始收割了,但實驗室的產能無法應付訂單,這時候就要思考如何大量生產。
首先要評估公司內的設備能不能應付(不行的話就要評估購買新設備這又是個大工程),如實驗室設定的製程條件能不能適用,實驗室也要模擬製程容忍度是多少?譬如第一段製程實驗室設定溫度為100度,這時候就要考慮90~110度能不能生產。
實驗室確認製程操作範圍才能減少失敗風險,這時候就可以上機生產了。
客戶又下了大量訂單,試產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,要考慮從批次生產到連續生產,或是添購更大型的設備放大批次生產。
量產階段要考量的是長時間穩定生產,不穩定的製程會降低產品良率,而增加生產成本。
除了實驗室評估如何放量外,也要從線上持續收集數據,供後續建置量產設備用。
只有一家客戶還不夠,買了量產設備更要積極去推廣產品,如果客戶突然不叫貨了那做出來的產品要賣給誰呢?至少要2家客戶以上才能降低風險。
你可能會覺得賣產品是業務要做的事,但身為研發工程師,自己開發出的產品其實自己才是最懂得,教客戶如何使用產品也是我們的工作,譬如去客戶端介紹產品或是去上機生產。
以上工作事項是研發工程是的主要任務,不同產業或是公司制度也會不一樣。
不過研發工程師最重要的工作是能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,不像在念書的時候只要把東西做出來就好,不管能不能商業化。
研發工程師的工作需要有開放性的思惟,因為常常會遇到新的開發評估,或是客戶使用上的問題,甚至客訴。
如果你是勇於挑戰新事物的人,研發的工作十分適合你,最後祝你找到好工作。